警惕人生中的马太效应,马太效应的典型案例经济?

马太效应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耳熟能详。大意是越有钱越容易赚到钱,越没钱越赚不到钱。这些年的一些社会现象也说明了这一问题,具有一定的普适性。

目前,人们经常谈论贫穷的代际传播:你这辈子过得差,吃了上顿没下顿,你儿子也好不到哪去,你孙子大概率也是如此。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,老子反动儿混蛋。说的难听点,大体就是这个意思。有人还拿出了现实论据,以前考大学,农村孩子成绩好,屡屡叩开著名学府大门,有些还被国家公费选派漂洋过海出国留学。现在就不行了,985、211、双一流,农村孩子越来越少,想靠读书改变命运越来越难。的确如此。

上世纪80年代,我所在的乡镇就有一个村民的孩子身材一般,样貌丑陋,家里人很是不满,父母经常骂:就你这个模样的能混个媳妇就不错了。还就是错了,此人长得不行,读书是个材料,高考进北京大学,后来还真的去美国留学了,娶了导师的女儿。这在当时绝对是本地翘楚。

今天说起来好像是笑话。当初,为了控制农村孩子入学比例,划定较高分数线,同样分数下,大城市的孩子更可能考进大学,考进更好的大学。农村条件差,人人都想跳出农门吃商品粮,一般老百姓最靠谱的办法就是鼓励孩子好好读书,考上大学。因此,农村孩子的努力是城市孩子难以匹敌的,再加上,那时大中专院校普遍不交学费,甚至还有助学金,只要考上一般都能上得起,大学里农村孩子多就不足为奇了。

其实,即使当初也存在所谓的马太效应,只是这种效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某种因素掩盖稀释了,但从来没有消失。比如,农村孩子基数大,当时讲的10亿人口8亿农民,虽有夸张却也反映了经济落后城市化率低的国情。能够走完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闯过预选进入高考这个赛道的孩子绝对拔尖。对比农村孩子、城市孩子的入学率,立刻就是另外一个样子,家庭条件、教育水平的差异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今天,这种差异放大到无法掩盖的地步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选名校、聘名师、一对一,赢在起跑线。更有许多中外合作、特殊专业以高额学费把相当一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拒之门外。至于外出留学,更是一般家庭不能承受之重。从这个角度讲,号称最公平的高考制度也难逃马太效应的羁绊,难怪人们惊呼贫门难出贵子。

现在流行一种拼爹之说,上学择校要拼爹,毕业工作靠关系,升职晋级有人脉,开展业务路子广,反正是老子有本事,子孙三代都沾光。为了子孙后代,为了家族荣耀,各位老子还得努力,不能福荫后世好像就不好意思说是一个合格的爹。前段时间,“我爸是李刚”遭受舆论挞伐,其实也从反面暴露的拼爹的社会现实,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有本事的爹,恐怕早就进去了,等不到如此猖狂。

马太效应只是说条件好的更容易成功,并不是说一定成功,起跑线赢了,不一定能先到终点,甚至根本到不了终点。单位上许多领导的孩子优秀者有之,平庸者也不在少数,个人的努力又是一个重要的加持,可以放大这种效应。如果自身不努力,光靠老子那点老底坐吃山空,最终也会把这种效应消磨殆尽,归于无形。

我出身平民,靠自己的努力、国家的公平的高考政策赢得一份职业。心有不甘继续努力,拿到研究生学历、硕士学位,在同学们当中,在单位里都算做高级知识分子了,这正是靠着多年连续不断的学习积累起来的,算是正面的马太效应。研究生毕业以后,不敢进取,不敢斗争,保守退化,自甘落后,快到退休,发现好像又回到原点,甚至不如当初的许多同学、同事,这算是负面的马太效应。

人生就是如此,你努力不一定立即见效,你持续努力就一定有效,或有所收益,或避免祸端,或充实心灵,总而言之有益个人、家庭、社会。

今天孩子转给我一则小红书视频,讲的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妇人,独自辛辛苦苦抚育几个孩子长大成人,中间屡遭变故,几度欲轻生,关键时刻咬牙坚持下来,虽没有大富大贵,却传承了一个家族,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。这何尝不是一种马太效应,坚韧不拔的马太效应,芸芸众生,平民百姓不就是这样一代代一步步走过来的吗?我们的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不就是这样栉风沐雨,绵延不绝的吗?她引用了余华的说法“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。”

写到此,我有点惭愧。平时口头禅就是我不行,老了,不中用了。昨天,有人对我说,“你可以再晋一级。”我立刻说“这个岁数基本上就到点了。”当时觉得有点丧气。今天晚上与一个熟人通电话,他说,“你这个工作多好。”我立刻回复“我是坐吃等死混日子。”我不是谦虚,我这是在放弃,自暴自弃,难怪这些年一事无成,抱着这种心态能好了吗,天天强化这种心态能行吗?负面马太效应如影随形,必须时刻警惕以绝后患。

今天看到一个女孩子的故事,一出生被遗弃,在孤儿院养到十六岁,没上过学。此后给老板打工,一天管两顿饭没工资,18岁花九块九买第一个口红,用了两年。生活困顿,睡过医院长廊、公园、未完工的工地。25岁查出子宫癌晚期,化疗可以延长生命一两年,放弃化疗生存期只有一个月。病因有二:遗传、用10元一包的劣质卫生巾,其实在孤儿院她身体就不好,只是没有往这边想也没人管。医生让她通知家人,她哪有家!最后还是很快死掉了,这结局着实悲催。这又是一个马太效应致人死地的案例,父母、老板、社会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员。怎么说呢?莫以恶小而为之,莫以善小而不为。警惕啊,马太效应就在你我举止间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8011830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001.cn/17692.html